1元人民币电 VS 1美元页岩气

近期,依据国家能源局与国家电网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,我国多个地区遭遇持续的高温天气,导致电力需求急剧上升,全国电力负荷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。具体而言,7月4日,全国最大电力负荷攀升至14.65亿千瓦,不仅刷新了国内历史记录,同时也成为全球单一国家中电力负荷的最高数值。

在今年五月份,埃隆·马斯克通过推特表达了对中美电力差异的深刻感慨,他指出两国之间的电力发展差异极为显著。他同时分享了一张图表和预测数据,该数据显示从1985年至2030年,中国的发电量呈现出迅猛的增长趋势,预计到2030年中国的发电量将显著超过美国。这一预测数据也间接反映了美国当前电力行业的严峻形势。

美国电力现状

当前,美国电力领域无奈“躺平”。其电网设施普遍老化,多数电线与变压器运行超半个世纪,难承增长的用电需求,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给其能源基础设施打了D+低分。电力供应方面,因数据中心发展、电气化加速,用电需求攀升,北美电力可靠性公司预警,今夏多达8900万美国人或面临供电不足。虽美国清洁能源转型有进展,2024年风能和太阳能发电量首超煤炭,但转型困难重重,如风能新增装机容量曾达历史最低、项目储备不足,且刚通过的《大而美法案》取消了2027年底前未上线清洁能源项目的税收抵免,这将使未来10年美国清洁能源项目建设减少约20%。

1元人民币电 VS 1美元页岩气

据数据表明截止到今年年底中国的总发电将飙升至美国的2.5倍,到2030年底中国光太阳能和储能将会超过整个美国的发电能力,也就意味着一块钱人民币的电力对战一美元的页岩气。

2024年中国发电量突破10万亿千瓦时,占全球发电量的近30%,是美国的2.5倍,欧盟27国总和的3倍,其中在建光伏占全球70%,水电风电也超全球的一半,甚至在建的煤电站也占到全球80%,我国现阶段火电厂已完成产业革新,不但热效率拉满,连燃烧产生的废物都得到二次利用,收集灰渣制成建材,收集硫制成石膏,收集二氧化碳制成化工原料。

目前中国云计算、AI、机器人、区块链技术等未来产业正快速发展,未来电力的需求只会水涨船高,但对于中国而言这都不是问题,作为基建大国不仅有能力建造数量庞大的发电站外,最重要的原因是解决了输电经济性问题——特高压。目前全世界只有中国拥有800千伏、1100千伏的特高压技术,能够让电力经济的传输距离达到3000公里至5000公里,损耗率只有2.8%。这就意味着新疆的电力可以轻松地传输到安徽,用低成本电力支撑起庞大的制造业

反观现阶段美国,美国电网分为东部电网、西部电网、德州电网,这三大体系间仅由少数低容量直流线路连接,近乎 “各自为政”,很难形成统一,再加上长距离输电的特高压也缺乏研发动力,负担不起远距离输电的成本,2024 - 2029 年美国电力需求增长速度将达 2022 年预测值五倍以上。美国国会通过的《大而美法案》开放了联邦土地及水域的油气开采权,油气企业获得每年约 50 亿美元的直接钻井补贴,煤炭企业享受每吨 3 美元的运输税费减免等举措,助力传统能源产业的扩张。

“1元人民币电”与“1美元页岩气”,映射出两国能源结构转型的不同路径,中国积极迈向清洁低碳的未来,而美国的转型步伐相对迟缓。同时影响着全球能源市场的格局,重塑能源分布与定价模式。在全球经济秩序层面,它关乎未来工业化的引领权,有望重新塑造经济格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