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国家发展改革委、国家能源局印发《关于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的复函》,这标志着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按下了 “加速键”。这事儿可不光是电力行业的大事,还跟咱们每个人、每个企业,甚至整个经济发展都息息相关。今天,就来给大家唠唠,这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加速,到底意味着什么。
电力市场的 “分割” 难题
咱们都知道,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是我国电网建设运营的两大“巨头”,在各自经营区建立了较完整的电力市场。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推进,高比例新能源接入使电力系统随机性、波动性大增,此时特别需要大电网在全国调配资源,充分利用富余新能源,保障电力供应稳定。然而,国网、南网间电力市场分割成了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急需解决的问题。
打破壁垒,实现 “软联通”
这次出台的方案旨在打破僵局。方案明确,国家电网公司、南方电网公司要在2025年迎峰度夏期间,依靠跨电网常态化交易机制优化电力资源配置、保障电力供应;今年年底,统一市场规则、交易品种和交易时序,实现跨电网交易常态化开市。这既做好网间通道“硬联通”,又加强跨电网交易机制“软建设”,让资源流通更顺畅,实现全国电力市场互联互通,使电力资源高效配置、电力系统互济互保,例如西北风光电可点亮大湾区灯光,云贵水电能输往长三角工厂。
此外,该交易机制方便市场主体。北京和广州电力交易中心收集两网经营区内跨电网交易需求,通过交易平台匹配供需。同时实现“一地注册、全国共享”,市场主体一地注册后可在两网经营区灵活交易,蒙西电网用户能与南方电网经营区交易,降低成本、提高效率。
助力全国电力保供
今年夏天,多地电网负荷创新高,电力保供压力大。加强跨省跨区电力互济是全国电力保供关键,建立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助力保供。该机制发挥大电网资源配置优势,挖掘全网电力供应潜力,精准匹配供需,提升全国电力保供能力。迎峰度夏关键期,此机制发挥重要作用,7月1日至9月15日,超20亿千瓦时电能从广东、广西、云南输送至上海、浙江、安徽、福建,保障当地电力供应。当下环保要求提高,该机制为绿电交易带来新机遇。方案将绿电作为重要部分,明确单个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可参与跨区交易,规定绿电证书相关事宜,保障绿电“纯绿”属性,实现“一地核发、全网互认”,让绿电自由流动成常态。这既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,又满足重点地区绿电消费需求,助力企业提升竞争力,推动全社会绿色低碳转型。
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加速是我国电力行业发展重要里程碑。它打破市场分割,实现电力资源全国高效配置,为电力保供和绿电发展提供支撑。相信未来电力供应更稳定、清洁,经济发展更有动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