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中国到世界:电力国际标准里的关键力量

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,电力领域的国际标准就如同交通规则一样,对于保障电力行业的有序运转、促进国际间的合作交流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。

电力领域国际标准的重要性

想象一下,若各国电力系统按各自标准建设,因电压等级、频率、接口规范不同,跨国输电和电力设备跨境流通将极为困难。国际标准统一如同为全球电力系统打造通用“插头”和“插座”,可使各国电力网络顺利对接,实现电力资源大范围优化配置。例如欧洲统一电力标准后,各国电网紧密相连、相互支援,提高了电力供应稳定性和可靠性。

有了国际标准,不同国家生产的电力设备,如变压器、开关、电表等,有了统一设计、制造和检测依据,设备在全球市场通用性和兼容性更好。比如中国按国际标准生产的变压器出口后,当地电力公司能轻松接入电网,降低了采购和维护成本,促进了全球电力设备市场繁荣发展。此外,国际标准制定为新技术发展指明方向,确保其全球安全、可靠应用。以智能电网为例,国际标准规定关键要素,使各国遵循统一规范,避免重复建设和技术壁垒,加速其全球推广普及。

中国在电力领域主导贡献的国际标准


IEC 61850 标准:智能变电站的 “通用语言”

IEC 61850 是电力系统自动化领域全球通用标准,像智能变电站的 “翻译官”,让不同厂家设备能顺畅 “交流”。此前,不同厂家智能变电站设备因通信协议不同难以协同。有了该标准后,测控单元、继电保护装置等按统一标准通信,使智能变电站工程实施规范、统一、透明,提高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技术与安全稳定运行水平,节约了人力物力。我国在推动该标准制定和应用上发挥重要作用,如今它已在全球广泛应用,成为智能变电站建设重要依据。


电力储能领域国际标准:为新能源发展保驾护航

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中,电力储能是关键支撑技术。我国牵头制定多项电力储能领域国际标准,如《电力储能系统 第 2 - 3 部分 电力储能系统运行性能测试》《电力储能系统 第 3 - 200 部分 电化学储能系统设计原则》。这些标准明确运行性能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等,是储能系统的 “使用说明书” 和 “质量检测单”,为全球相关方研发、设计和运行提供依据。这既提高我国电力储能产业技术、标准化和产品质量水平,又提升我国在全球电力储能国际标准化领域地位,让我国在新能源发展赛道占领先优势


《基于区块链的绿电标识应用标准》

我国主导的首个绿电交易领域国际标准《基于区块链的绿电标识应用标准》通过IEEE审查并获批发布。由于全球重视低碳、绿色发展,国际市场对绿电消费需求大增。该标准提出绿电标识应用模型与技术框架,规定关键过程技术要求,首次提出绿电消费标识生成方法,实现可信智能化执行,提升我国绿电绿证国际认可度,已为多家试点企业颁发首批绿电消费标识证书。此外,中国在电力领域主导的国际标准全面覆盖电力系统关键环节,如智能变电站通信、电力储能等,推动全球电力行业向高效、智能、绿色、可持续方向发展。